記者探訪北京大興一家非法豆芽生產“基地”,這裡的豆芽銷往北京各大市場及河北、山東等地,日銷量高達20噸。北京市食品藥品稽查總隊檢查發現,生產豆芽的綠豆和黃豆中均含有有毒的AB粉,經“泡藥”的豆芽長度遠超正常豆芽,違禁成分超標200餘倍。目前,該“基地”及新發地的三家涉案攤位均已停業,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。(11月24日《新京報》)
  對外自稱是“種植專業合作社”,地處大興區的非法豆芽生產“基地”,占地上千畝,日銷量高達20噸左右,月銷售量超過百萬元。顯然,已不是一般意思上的“小作坊”“黑作坊”。遺憾的是,對如此“大規模”和“大產能”的非法豆芽生產“基地”,竟然還是記者先發現。試想一下,如果沒有記者的舉報,想必這家非法豆芽生產“基地”還會熱火朝天,並源源不斷向市場上輸送“毒豆芽”。
  根據《食品安全法》第五條規定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一負責、領導、組織、協調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,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督管理的工作機制”。由此說明,對“毒豆芽”應當也應該有人管,不該成了目前監管的“盲區”。所以說,相關部門的“九龍治水”之說,並不能推卸監管缺失責任。或者說,“毒豆芽”之所以泛濫成災,與監管缺失有著很大的關係,相關部門難逃失職甚至瀆職的責任。
  近幾年來,從全國範圍來看,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,從“毒奶粉”到“毒大米”,從“三聚氰胺”到“蘇丹紅”,從“瘦肉精”到“地溝油”,從“毒膠囊”到“毒豆芽”……一時間,食品安全問題,國人談“食”色變,好似已到了“無可救藥”的地步。
  不可否認,食品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,除了常說的體系、政府、市場、業者等一系列方面通力合作之外,關鍵要依法生產、依法流通、依法監管。其中,依法監管,又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。可以,從近年來各地查處的案件看,監管存在盲區,是“毒兄弟們”泛濫成災的主要原因;而相關職能部門的失職瀆職,又是造成監管盲區的主要原因。
  防止或減少“毒兄弟們”你方唱罷我登場,或為食品撐起一把“安全傘”讓人們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,除了對非法產生企業以及相關銷售者立案查處外,關鍵還要追究相關職能部門監管失職瀆職的責任。也就是說,只有讓監管失職瀆職者付了代價,甚至是沉重的代價,才能消除監管的盲區;只有做到監管的全時段、全覆蓋,才能確保食品的安全可靠,讓人們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。
  具體到北京這起“毒豆芽”事件,首先相關監管部門應當舉一反三,看看還有哪些地方存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,或還存在哪些食品安全問題,並儘快採取相關的補救措施;其次,紀檢檢察機關要介入調查,查一查相關部門及負責人是否存在失職瀆職責任,並對失職者給予黨紀政紀處分,對瀆職者還要追究刑事責任。否則,任由監管部門自圓其說,即使明年指定了豆芽的具體監管部門,或豆芽生產都需要獲得生產許可證,也不能保證“毒豆芽”從此在北京絕跡。
  文/姚明勝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食品安全還有多少監管盲區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ezbfnixof 的頭像
    rezbfnixof

    橄欖油

    rezbfnixo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